河南省水稻育种概况与发展建议
  一、概况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跨黄、淮、汉水三大流域,属亚热带向暖温带、籼稻粳稻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2℃~15℃,年降水量600~1000mm,是典型的稻麦两熟区,具有独特的稻作优势。   河南省种植水稻约有5000年的历史,常年种植面积近800万亩,占全省粮作面积的5.5%,占粮食总产约10%,为我省第二大秋粮作物,在我省五大作物中总产排第三位,单产第一位,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根据气候、生产和品种利用等条件,大体上可分为豫南和豫北两大稻区。豫南稻区主要包括信阳、南阳、驻马店等,为河南历史悠久的稻区,也是我国采用稻麦两熟制种植最早的区域,是本省的水稻主产区,以种植杂交中籼稻为主,部分地区开始发展种植优质粳稻。豫北稻区主要指引黄河水灌溉的沿黄稻区,包括沿黄河中下游两岸的新乡、濮阳、焦作、沁阳、洛阳、郑州、开封等地,种植常规粳稻,为河南新型的稻米生产基地。该区是闻名全国的优质粳米产地。   河南省开展水稻研究最早始于50年代,先后有柯象寅、黄肇曾、赵玉莲、孙彦常等数十位水稻专家在这里开展水稻科研工作。20世纪50-60年代开展的引黄河水种稻研究(1981年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开辟了河南省引黄灌溉新稻区,并发展成为全国优质粳米生产基地;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麦茬水稻旱种试验研究(1985年分别获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节水稻作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我省南部稻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获得成功。大幅度地提高了豫南水稻产量水平。并实现了我国杂交籼稻制种北移的技术突破,被誉为大别山北麓的绿色革命。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外率先研究提出了水稻“穗型栽培”的理论和技术规范(2001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引起同行专家的关注和生产部门的重视。   上述稻作技术改进与新品种选育利用,曾对河南省贫穷落后地区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已成为河南省高产稳产高效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将对未来河南粮食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2004年3月省政府召开全省水稻生产工作会议,吕德彬副省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召开的水稻工作会议,也是我省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召开的高规格水稻工作会议,将对我省今后水稻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水稻育种成就 自1985年我省开展品种审定工作以来,选育或引进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60多个,自育品种占2/3以上。北部稻区多利用自育的优质高产粳稻品种,南部稻区多以引进杂交水稻为主。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有:豫粳1号、豫粳2号、新稻68-11、花粳2号、黄金晴、豫粳6号、水晶3号、豫籼3号、汕优63、Ⅱ优838及冈优、D优系列组合等。   1、食用优质稻米品种选育: 我省先后育成或引进种植的优质米品种有:新稻68-11(20世纪70-80年代)、花粳2号(20世纪80年代)、黄金晴、豫籼3号(20世纪90年代)、水晶3号(21世纪)等,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优质稻米的发展,我省的原阳大米被誉为“中国第一米”,水晶3号2003年荣获全国优质稻米博览会“十大金奖大米”。该品种外观品质优,食味佳,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河南、山东、江苏、湖南等地均进行了不同规模的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收到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理想株型高产粳稻品种选育: 我省粳稻品种选育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高产株型育种研究,先后选育出豫粳1号、郑粳754、郑粳8751、豫粳6号等株型好、综合性状好、产量水平高的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得到杨守仁先生的高度评价。豫粳6号等高产品种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累计面积1000多万亩。   3、节水直播稻品种选育: 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麦茬水稻旱种试验研究,利用培育出的豫粳2号(郑州早粳)在河南省推广利用达50多万亩。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直播旱稻现代改良新品种选育工作,育成了郑旱2号、郑旱6号、中农大旱7号(合作选育)等新品种,其中郑旱2号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郑旱6号、中农大旱7号正在全国区试中,这些品种的育成将会推动节水直播高效稻作的发展。   4、杂交水稻育种: 我省虽然开展杂交水稻育种工作也比较早,但由于力量有限,进展缓慢,南部稻区多引进四川、江苏杂交组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直到近几年才有较大进展,培育出的“信杂粳1号”属两系亚种间杂交粳稻组合,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是河南省第一个自育并通过审定的杂交水稻组合,填补了我省无自育杂交水稻的空白,为豫南稻区乃至周边省份发展粳稻提供了品种支持。                                  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尹海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