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收田改种秋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我省一般7-8月份雨水偏多,易造成涝灾,受灾的秋作物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甚至绝收,为了补救受重灾之后农业生产上的损失,采用栽晚甘薯、早管理的办法,仍可获得一定的收成。
据河南省农林科学院1964年试验,品种为“北京553”,密度为每亩6000株。其中8月l3日栽种的,亩产鲜薯1016斤,薯秧975斤;8月23日栽种的,鲜薯亩产605斤,薯秧615斤。西华县试验站1965年进行了晚薯栽期试验,其中7月31日栽种的,鲜薯亩产2608.9斤;8月3日栽种的,鲜薯亩产1789.6斤;8月9日栽种的,鲜薯亩产1598.3斤;8月12日栽种的,鲜薯亩产1379.7斤;8月15日栽种的,鲜薯亩产1202.7斤。临颖县大郭公社于l979年6月20日以后有10个大队遭涝灾,秋庄稼全部被淹死,各大队在7月底抢栽晚甘薯,经过加强管理,每亩还收鲜甘薯1000多斤。
晚薯栽培技术要点突出抓一个“早”字,即早排水,早栽插,早管理。同时,还要注意选用结薯早、高产、耐湿、抗病、优质品种,如徐薯27、商薯19、徐薯18、宁薯2号等,增加密度,每亩密度5000~6000棵左右,施足底肥,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主要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结薯早、高产、耐湿、抗病、适宜晚栽地种植的甘薯新优品种
1. 淀粉型耐湿、高产品种选:徐薯32、皖苏31、徐薯22、豫薯7号、苏薯3号、冀薯98、一窝红等;
2. 兼用型耐湿、高产品种选:商薯19、徐薯27、徐薯18、豫薯12号、豫薯13、宁薯1号、宁薯2号等;
3. 高产、红皮红心、结薯早、熟食味软甜的品种选:龙薯9号、红香蕉、苏薯8号等;
4. 高产、黄皮红心、结薯早、熟食味软甜的品种选:西农431、郑薯20(安平1号)等;
5. 高产、黄心、结薯早、优质软甜型品种选:广薯87(较面甜、红皮、橘黄心)、济薯26(软甜、红皮)、北京553(软甜、黄皮)等;
6. 高产紫心、结薯早、较甜型品种选:日本紫罗兰、渝紫7号等;
7. 豫薯10号:特高产、特旱熟、超短蔓,红皮红心,抗“三病”,高抗茎线虫病、根腐病,中抗黑斑病,缺点含水分多、生食似水果,熟食味软,鲜薯产量特高;春薯平均每亩鲜薯产量7000千克,在连续3年河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徐薯l8增产115. 28%,为迄今国内外鲜薯单产之最。该品种结薯早,增长快,是应急救灾特高产的品种。7月20日前栽种豫薯10号,在长城以南地区每亩鲜薯可达3000千克。
繁育其它脱毒薯新优品种,除以上品种外,还可选以下脱毒原种或脱毒一级良种种苗在无病地繁育。
①高淀粉品种选:济薯25、漯薯10号、洛薯10号等;
② 优质红心品种:苏薯16、普薯32、烟薯25、秦薯8号等;
③优质黄心型品种:心香、郑红22、金玉等;
④优质紫心型品种:济紫1号、徐紫3号、浙紫1号等。
二、选用无病粗壮秧头苗
从无病春、夏薯田及采苗圃剪取健壮苗,苗长25~28厘米,展开叶8片左右。繁育脱毒种用苗,到脱毒甘薯种专业繁育单位引进脱毒原种或脱毒一级良种苗作种苗繁殖。
三、一次施足基肥,在甘薯生长中、后期,看苖叶面喷肥
每亩施用氮(N)、磷(P2O5)、钾(K2O)各含15%的复合肥30~40千克,并加施10~20千克硫酸钾,瘠薄地可适当增加速效氮肥、腐殖酸钾生物有机肥。甘薯生长中、后期管理,根据具体情况,看苖叶面喷肥。
四、机械深耕施肥起垄
为实现秋薯栽种要抢时早栽创高产,尽量做到机械施肥、深耕、起垄一体化。在粘土地、地势低洼易涝地及地下水位高、土壤肥水高的地块和生长中、后期雨水偏多的地区,宜作大垄、高垄,垄距0.8~0.9米,垄顶宽30厘米左右,垄高25~30厘米,每垄一行,株距13~14厘米左右;每亩5000~5500株,在地势高或沙质土、土层厚或肥力较差的地块,宜作小垄,垄距65~70厘米,垄高25厘米左右,每垄一行,株距16厘米左右,每亩5000~6000株。起垄要求达到垄直、平、匀、实、透、干且垄心不虚,不漏耕;不扶湿垄,雨天不起垄。
五、抢时早栽、增加密度
秋薯抢时早栽是充分利用高温期的热量和光能资源、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由于不受温度的限制,栽插越早,产量越高。秋薯栽种宜早不宜迟,尽量在7月下旬抢时早栽。缺墒时应抗旱浇水,栽种不等雨。栽时选用粗壮蔓头薯苗、返苗快,根粗壮,易形成薯块,产量高。为促使多结薯,薯蔓苗以露3叶水平浅栽法栽种连叶片埋入土中3~4节为好。薯苗入土各节分布在垄面5厘米深的表土层,结薯多而均匀。栽时窝施磷酸二氢钾2千克/667平方米,对细土30千克拌匀,在栽薯时每窝抓一小把,再浇水,促使甘薯早生快发,在地下害虫及茎线虫病危害地区施入少量辛硫磷药土防治,然后栽实薯苗。若遇到干热风、炎热高温天气,最好把露出地面的叶片和苗头用潮土掩盖,3天后薯苗长出根后再把土去除,露出叶片,这是一项较好的保苗措施。
合理密植是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的有效增产措施。要想获得高产量,必需在个体发育较好的前提下增加种植密度,才能达到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目的。秋薯高产田,一般适宜的密度以每667平方米5000~6000株为宜。
六、化学除草与秸草地面覆盖
提倡秸草地面覆盖,既能抑制杂草,又保墒,还能培肥地力。近几年大面积甘薯应用麦糠覆盖,对抑制杂草和保墒有明显效果,不仅提高了当季产量,而且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也有一定的作用,于栽后15~20天中耕l~2次后即可撒麦糠,覆盖量为每667平方米400千克左右,厚度均匀,约2.5厘米,如麦糠不足可用铡碎麦杆代替。封垄前采用以草压草方法,据调查:不盖草的每平方米生长杂草242株,而盖草的每平方米生长杂草仅7株,比不盖草的减少97%。
选用异丙甲草胺乳油:主要防除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及马齿苋、野苋菜、碎米莎草、油莎草等。栽苗前或栽插后及时进行土壤封闭(草出土后再打药无效),避过高温时喷药。可在甘薯移栽后,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50毫升/667平方米,加水50千克均匀在地表喷雾。如遇土壤表层干旱,最好在喷药后进行浅混土,以保证药效,并可防除深层发芽和深根性杂草。
七、加强田间管理
(一)前期早管,促苗早发
从栽苗到有效薯数基本形成,秋薯需35~40天左右。此时期以根系生长为中心,主要目标是苗全、苗匀、根苗健壮、早分枝、早结薯。主要措施:
1.查苗补栽 栽后4~7天内及早查苗补缺,发现有死苗或过于细弱的苗,要用粗壮的薯苗补苗或替换,最好在田间地头栽一些备用苗。补苗时应带土连根一起浇水栽,确保密度和株间平衡生长。
2.机械除草 如果栽前未做化除的,栽种结束后,在分枝期前后用机械除草,垄顶草用人工除草或化除,因垄沟与垄两边己经用机械除过草。
3.看地,看苗,早追肥 追肥时要注意早追肥、深施、施后封土盖严。施肥时应本着“肥田不施,中低产田普遍施”的原则。对弱小苗、补苗及早偏施适量氮素化肥;对秋薯栽后30天尚未封垄的地块,要及早追肥,可每667平方米施尿素6~8千克,加上5千克硫酸钾,或每667平方米施甘薯专用肥10~15千克;在基肥充足,长势较旺地块,追肥以钾肥为主,控制氮肥,如追施硫酸钾,每667平方米用量5~10千克。
4.干旱时,及时浇小水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前期生长如果遇到土壤湿度过小、土壤干硬、通气不良等不利环境条件,就会使块根的膨大受阻,根内木质部导管木质化程度增大,从而形成牛蒡根,也叫梗根或柴根,此时的块根表皮局部或全部已经老化,没有利用价值。若高温干旱过后突然降雨或浇水,会使原本停止生长的块根又处于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而没有老化的部分迅速恢复生长和淀粉合成,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畸形薯”、“裂皮薯”。严重影响商品薯价值。因此,当生长前期遇干旱时,要特别重视及时浇水的重要性,以防形成 “畸形薯”、“裂皮薯”。甘薯受旱的标准是:凡中午出现叶片凋萎,下午4~5点以后又能恢复的叫暂时凋萎;日落后不恢复的叫永久凋萎。永久凋萎持续3天以上可浇小水,浇水量以垄栽半沟水为宜。
5.适时打顶 在甘薯封垄前,主蔓长至30厘米左右时,打顶芽(未展叶)促使分枝生长,当分枝长到50厘米时,再打一次群顶,可防止水肥地旺长且增产10%以上。
6.防治地下害虫 前期害虫以蝼蛄和地老虎等最易发生,要及时防治。(1)在耕地前用药剂处理土壤,选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150~200毫升,加水10倍喷于15~20千克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将该毒土撒于地面,随即耕翻;或在耕地前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150~200毫升,加适量水直椄喷于地面后,随即耕翻。(2)毒饵诱杀,用50%辛硫磷乳油等50~100毫升拌饵料3~4千克,傍晚前撒于垄沟中。
(二)中期促控,健株稳长
从封垄到茎叶生长最高峰为薯蔓并长期,一般甘薯栽后40~60天,主攻目标是群体结构合理,地上部生长量、叶面积系数应尽快达到合适的高峰值,但不是旺长。做到地上、地下平衡生长,控上促下,最终促使同化物质向块根运转和积累。
1.抗旱浇水 甘薯虽然耐旱,但需水量较大。中期是茎叶生长盛期,同时也是薯块膨大期,需水量明显增多,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好。如长期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5%,会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导致减产。灌溉以灌半沟水为宜。
2.排涝 甘薯的涝渍,地里积水时间一长,轻者薯块膨大停止、地上部生长过旺,重者薯块因缺氧形成硬心至腐烂。因此,在多雨季节应达到田间无积水的标准,使垄沟、腰沟、地头排水沟“三沟”相通,且雨过后田内不积水。
3.控制茎叶旺长 夏薯田一般较春薯田水肥条件相对较好,在施氮肥偏多、土壤水解氮含量超过70毫克/千克、阴雨天气偏多、光照不足、土壤透气性差的情况下,植株相对容易旺长。甘薯地上部旺长判断标准为:叶色浓绿,顺着垄沟的方向放眼望去基本上看不清垄顶与垄沟的区别,薯蔓顶端突出较大,叶片大,叶色浓绿,叶柄长达20厘米以上,叶柄长是叶片宽的2倍以上,叶层过多,郁闭不透气,甘薯生长中期地上部生长旺盛,薯秧深达40厘米以上,黄叶、落叶、烂叶增多。控制旺长的措施有:1)在此以前做好排水工程,防止土壤水分过大;2)控制氮肥用量且定位施肥;3)打顶,封垄前适时打顶,封垄前主蔓与分枝长到30~40cm时,分别打掉未展开叶的茎尖;4)地面覆盖秸草;5)化控,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75~10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喷施时间为睛天下午3~4时;6)提蔓不翻蔓,茎尖旺时,适当提蔓,拉断不定根生长,严重疯长田,可将薯拐地下的根抠断;7)喷洒1~2次0.3%的磷酸二氢钾液,每667平方米喷洒50~70千克;8)防止旺长的前提还应重视栽前工作,深耕改土(粘土掺沙)增加土壤透气性;9)高垄栽培,选用耐肥品种,壮苗早栽;10)平衡施肥,控制氮肥,增施钾肥等。
4.及时防治食叶性害虫 中期若发生甘薯麦蛾、甘薯天蛾、造桥虫、斜纹夜蛾等食叶性害虫危害时,在低龄幼虫期,用2.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等喷雾。
(三)后期防衰,夺取高产
从茎叶高峰期(栽后60天)到收获(栽后100天左右)为生长后期。此时生长重心转为薯块盛长。此阶段以薯块膨大为主,主攻目标是护叶、保根、增薯重,促使地上部养分尽快输送到薯块,以防后期早衰。
1.防早衰 茎叶过早落黄,会影响甘薯产量的形成。茎叶落黄过早是脱肥的表现,特别是8月底以前茎叶落黄的薯田,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可在8月下旬,趁下午每667平方米叶面喷洒1%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60~75千克1~2次。
2.注意彻底防治食叶性虫害 后期若发生甘薯麦蛾、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食叶性害虫危害时,要及时防治。
3.防旱排涝 后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70%(即六、七成墒)为宜,持续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50%以下,为夺取甘薯增产,若在分枝结薯期和9月份薯块膨大盛期遇干旱时,应及时喷灌或浇半沟水。甘薯收获前20天,一般不再浇水,以防土壤湿度过大造成缺氧烂薯或“硬心”。遇到多雨季节,应使垄沟、腰沟、排水沟“三沟”相通,保证田间无积水。
八、适当延长收获期
甘薯是块根作物,一般在霜降来临前,日平均气温15℃左右开始收获为宜,先收种薯后收食用薯,至12℃时收获基本结束。如果收获期过晚,甘薯在田间容易受冻,为安全贮藏带来困难;收获时要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等,尽量减少薯块破损。甘薯在贮藏期间要求环境温度在10~13℃,湿度控制在85%左右,还要有充足的氧气。
甘薯田间积水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甘薯地短期积水,在豫北豫东和低洼易涝地区较为普遍。“红薯喜半墒”,甘薯田间短期积水会对甘薯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对贮藏和育苗极为不利,但若采取一定措施后还可解救。我省广大农民群众,在生产救灾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据河南省农林科学院1964和1979年分别在中牟县郑庵公社和郸城县虎岗公社的调查结果表明:甘薯被水淹后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硬心,二是大薯块多数腐烂。1970年9月14至24日,郸城县虎岗公社降雨219~292亳米,春薯地大的薯块多数腐烂,通过挖沟排除田间积水和加强田间管理,鲜薯亩产仍达到2000~3000斤。临颖县王岗公社子房大队笫六生产队,1979年有20亩甘薯曾经三次积水被淹,其中栽的的“宁薯一号”通过挖沟排除田间积水和加强田间管理,亩产还有2200斤。而栽种的胜利百号,经三次积水被淹后,全部腐烂掉了。甘薯虽然耐旱、耐瘠、适应性广,且高产、稳产,但是不耐涝。“宁薯一号”灾后还能有一定收成,这与品种的耐湿性有很大关系,因此,在低洼易涝区种甘薯,选择品种时,除了根据用途、市场需求、品质、产量表现和抗病性进行选择外,还要注意选择耐湿性强的品种,还要做好当地水利排灌工程建设。
甘薯田间积水后的主要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一、尽早抓好水利工程,通畅排水体系
在容易发生洪涝渍害的甘薯产区,尽早抓好甘薯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保持,兴修或加固水库坝堤,提高拦蓄洪水的能力。做好农田周围土地的植树种草,涵固水土,提前修好田间排水沟,对甘薯实行起垄栽培,利于雨水及时排出,以降低田间土壤含水量。甘薯田有一个完整、畅通的排水体系,可以起到很好的排水、降湿、防止洪涝渍害的作用。对受涝的甘薯田及时排水,一些涝害重的田块不要一次把水排干,要使受涝作物逐渐适应和恢复新环境,否则在烈日暴晒下蒸腾失水很快,容易使甘薯缺水枯萎,加剧甘薯受害。
二、洗苗扶苗
退水后,洪水中的漂浮物,常在地势低洼处残留,如不及时清除,易导致甘薯病虫害的蔓延,甚至诱发人畜传染病。因此,必须尽快将其集中起来焚烧或填埋。当涝灾发生时,浑浊水层中的泥沙沉积在甘薯茎叶表面,妨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水退时要利用退水洗苗并且把被冲歪的薯苗扶正,使其正常生长。
三、中耕除草,松土培垄
采用机械或人工中耕松土,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除去杂草,中耕松土时尽量将土壤混匀、土块捣碎。薯苗周围6厘米范围内采用人工浅锄,垄坡可深锄,利用中耕、培土机械可以深锄到7~10厘米。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薯茎最上层结大薯的根系,又可促进吸收根的良好通气性。中耕后及时培土,有利于保持垄高,增加透气性,提高垄身土温,增加昼夜温差,利于长蔓结薯。
四、控制徒长
甘薯田在遭遇洪涝渍害后,地上部茎叶有时候会发生徒长现象,控制甘薯地上部旺长可采用化控的方法,可喷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或用5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100千克,或用25毫升维它灵4号1支对水50千克等进行叶面喷洒,一般化控2次效果最好。适宜喷施时间为睛天下午5时左右。提蔓或摘尖也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五、看苗追肥
追肥是提高植物抗涝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可结合中耕进行。栽插后至90天,薯块有鸡蛋大小时,适当增施速效肥料,一方面改善薯苗根系良好的通气环境,促进新根再生,恢复植株的正常吸收及运输功能,改善钾素代谢机制,调节植株生长;另一方面补充土壤因淋溶而造成某些矿质元素的缺失,促使甘薯尽早恢复生长。
六、防治病虫害
甘薯受淹时器官受到损伤,抵抗力弱,高湿的环境容易受到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茎线虫病等多种病虫害侵袭,且往往有加重趋势。因而,要做好病虫害测报,种植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轮作倒茬及时进行防治,减轻病虫害对甘薯植株的危害,促使植株健康生长。
七、晴天收获,及时贮藏
甘薯苗淹水24小时内,受损害较小;淹水超过72小时,受损害较大。受淹后的薯块内木质化较高,如作鲜薯贮藏,呼吸旺盛,生命力弱,容易贮藏中腐烂,一般腐烂率达48%左右。因此,受涝害的红薯地,应在晴天及时收获,避免冻害、雨淋等加重薯块伤害,收获后在室内摊放,及时切片晒干贮藏,切忌不能作鲜薯贮藏。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肖利贞供稿)
附1 笔者简介:
肖利贞(1938- ),男,研究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多年来一直从事甘薯育种、高产栽培研究与甘薯淀粉、粉丝加工开发研究工作。
附2 技术咨询:
需要了解有关甘薯产业发展,甘薯各类名优品种、甘薯高产高效栽培、育苗、栽插、施肥、田间作业机械化、安全收获、贮藏保鲜、彩色鲜食甘薯开发等技术及淀粉、粉丝、全粉等甘薯食品加工工程建设与工艺技术等科技信息的,可先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首页见“农事指导”栏目,查看或下载有关红薯以上问题的文章后,再进行讨论。
联系电话:18087919350,电子邮箱:xiao-lizhen@163.com。
新县中药材种养殖基地
洪灾情况及灾后补救方案
2016年6月30日--7月1日,新县遭受十年不遇暴雨自然灾害,由于暴雨冲刷以及河水漫灌,导致院县共建基地——信阳羚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浒湾曹河建立的羚锐中药材示范基地各个区域不同程度受灾,涉及基地种植、养殖中药材十余个品种,尤其是杜仲、银杏、颠茄草、丹参及元胡等品种受灾面积达到了356亩。针对这种突发性自然灾害,项目组成员及时赶赴灾区,和基地负责人一起查看灾情,商讨灾后补救措施,制定灾后补救方案。
1、对杜仲、银杏种植区,抓紧时间挖排水沟,尽快排出田间积水,每亩施有机肥100公斤,脲素15公斤,促进根系快速生长。
2、目前,颠茄草正值收获期,基地和其他种植户应抓紧时间雨后抢收,抢晒,降低损失。颠茄收获后,深耕翻地,晾晒土壤,为9月份颠茄草种植做准备。
3、对丹参、白芍田块,在四周、行间挖排水沟,排出积水,每亩增施有机肥50公斤,脲素10公斤,喷施苯醚甲环唑、芸苔素等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防病促生长。
4、对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块,尽早清除田间残株、杂物,深翻耕地,休耕,为下茬药材种植做准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供稿)
联系电话:0371-65747002 电子邮箱: hnnkytg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