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日报(农村版)》,35日:第7版,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董豪杰

阅读提示

农业发展,科技当先。细数我省农业农村事业取得的每一个辉煌、迈上的每一个台阶,农业科技都始终如影随形,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我省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为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今年,全省农科系统又如何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我省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作出新贡献?227日,在郑州召开的全省农业科研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

2018年,创新科技助农惠农结硕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在会上表示,过去的一年,全省农科系统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科技需求,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引领支撑能力为中心,深入实施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持续强化科技精准扶贫,为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全省农科系统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18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全省农科系统通过省级及以上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110个,获得专利授权156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50件;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新获批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科技成果加快落地。2018年,全省农科系统在80多个县(市、区)创建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示范方)700余个,在巩固延津强筋小麦、正阳优质花生、兰考蜜瓜等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培育了信阳优质弱筋小麦、西华优质瓜菜、邓州病虫害绿色防控、郸城脱毒甘薯等一批技术集成度高、生产效益好的精品示范样板。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全省农科系统在26个定点帮扶村扎实开展产业扶贫和精准帮扶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派出团队和科技特派员300多个,建立示范基地35个,开展大型技术培训100余次,有力地提升了所服务地区依靠科技脱贫致富能力。其中,帮助嵩县制定优化了食用菌、畜牧业等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中药材、食用菌、家禽、果蔬等科技成果示范基地32个。

2019年,用科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技术进步对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驱动作用更加直接,正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在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生产总值耗能仍居高位的大背景下,更加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张新友说。

——加快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2019年,全省农科系统将加快推进中心建设,推进中心基础科研设施建设,组建运营管理团队和科研团队,推动中心创新板块的运营;加快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制定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中心建设;加快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力争在前沿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组织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全省农科系统将围绕乡村振兴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创新成果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大力提升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水平;推广一批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模式,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从科研创新体系向农技推广体系和生产应用领域转移的快速通道;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样板,加强乡村振兴的科技引领示范。

——围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科技精准帮扶。张新友说,要针对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充分发挥系统成果、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实施示范推广项目、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为主要结合点和切入点,积极探索依靠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帮扶机制,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农科智慧和农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