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
种下“科技葱 农户省了工”
本报讯 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无人机植保,现代化收获。随着科技的进步,大葱生产实现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这是记者
据悉,此次会议由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承办,南阳市农科院、新野县政府协办,来自浙江、山东、北京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6个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现代科技园区负责人、种植户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了观摩和技术交流会。
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人工短缺已成为制约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机械化、自动化是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据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尚泓泉介绍,作为全省农业科研战线的排头兵,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和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己任,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为核心建立典型示范区,大力推进特色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进程,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效率,加快推动河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
24日上午,特色蔬菜机械化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讨会在南阳市召开,山东农业大学侯加林教授作了题为《大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体系研究与优化》的报告,辽宁省农科院崔连伟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大葱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江苏省农科院魏利辉研究员讲述了《葱蒜类特色蔬菜主要病害识别及绿色防控》,河北农业大学乔立娟副教授分享了《机械化生产推进大葱规模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精彩、新颖的报告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工厂化育苗,集约化管理,节约土地,适合机械化定植,同时节约了种子,减少了用工成本。整齐排列的育苗床上,苗高、茎粗、叶片数量几乎一样的大葱种苗生长在穴盘中,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下午,与会代表在新野县城郊乡绿健农业有限公司集约化育苗基地观摩了工厂化育苗。据公司总经理杨爱军介绍,育苗基地有430亩,其中连栋温室15座,日光温室20座,塑料大棚40多座,每年育苗量1.5万株。随后,在新野县樊集乡10万亩大葱生产基地,与会代表观摩了机械化定植葱苗、机械化采收、无人机防治病虫害。在其中200亩大葱安全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姚秋菊告诉记者,该基地重点示范了“豫园大葱”“豫园寒葱”“博元”等大葱新品种,采用机械化育苗、移栽和采收,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实现良种配良法,农机农艺有机结合,亩效益8000元以上,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示范效果显著。
新野县气候适宜,特别适合蔬菜种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35万亩以上,菜农来自蔬菜的收入人均6000元以上。随着大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了大葱四季生产终年上市,提升了大葱品质和产量,赢得了全国客商和消费者的称赞,实现了大葱亩产超万斤、收入超万元的目标。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