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麦出现新害虫——白眉野草螟

2010年春季,山东省莱州市植保站首次在该市三山岛街道赵家村小麦上发现一种严重为害小麦的新害虫。3年来,该虫在莱州市呈蔓延暴发之势,在三山岛街道十多个村都查到该虫不同程度的为害,受害严重地块造成小麦绝产。2013年3月,在山西晋城泽州区山地丘陵麦田上首次发现类似的小麦的新害虫,发生范围涉及4-5个乡镇,发生面积近万亩,为害症状与莱州地区新害虫相似。2013年,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地上虫害防控岗位研究团队派专门研究人员赴山东莱州蹲点系统调查研究该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控技术,并摸索了该害虫在室内的人工饲料饲养技术。根据本研究团队掌握情况把该害虫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介绍,供各地对该害虫进行监测和防控时参考。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鳞翅目系统学研究组陈付强博士鉴定,确认该种害虫学名为:白眉野草螟Agriphilaaeneociliella(Eversmann,1844),依现行分类系统,该种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总科Pyral⁃oidea草螟科Crambidae野草螟属Agriphila。

    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幼虫在小麦返青期开始为害,昼伏夜出,白天吐丝结网藏于根茎处或土缝间,夜晚出来取食,咬食小麦苗茎基部及叶片,形成孔洞,受害严重的麦苗被齐根咬断,造成麦茎折断或叶片圆缺,致使麦苗萎蔫枯死,发生严重地造成缺苗断垅现象。具有转株为害习性,顺垅为害,喜阴暗。高龄幼虫活泼,无假死现象,受惊后后退爬行。有夏滞育习性,滞育时间长。成虫趋光,卵单粒散产,有聚集趋势。其为害症状与二点委夜蛾、地老虎等常见地下害虫相似,易混淆。

    发生规律。据2013年在莱州地区田间调查发现,2月下旬田间已经出现受害症状,发生地块呈点片状分布,发生程度还较轻。3月中旬后,随气温的回升,幼虫开始恢复生长发育,取食量增加,为害程度开始加重,此时田间主要为2-3龄幼虫。4月后,小麦进入返青期,田间幼虫大多发育为4龄幼虫,部分严重地块已出现被食尽或因被咬断茎基部而枯死,出现缺苗断垄现象。4月中下旬,田间主要以4、5龄幼虫为主,受害严重地块已成荒地。

    防治技术。山东省植保总站和莱州市植保站已于2012年进行了初步的田间防治和药剂筛选试验,小麦地上虫害防控岗位研究团队于2013年通过室内毒理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对白眉野草螟防控有效的药剂,并对施药方法进行了探讨,目前防治效果较理想方法依次为:灌药法、毒土法、种子处理法。另外,通过对滞育幼虫的室内高温处理和田间调查提出了相应的农业防控措施。

    (1)灌药法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和辛硫磷对该虫的杀虫活性较强,田间防治效果最好,是田间化学防治该虫为害的首选药剂。由于该虫白天藏匿于小麦茎基部土缝中,夜晚爬出取食,所以推荐使用灌药法进行施药。

    随水灌药:用48%毒死蜱EC,200-250ml/亩,浇地时灌入田中。用药时间可以选在浇春水时期。

    喷灌麦苗:可以将喷头拧下,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EC60ml/亩,或40%辛硫磷70ml/亩,药液量要大,保证渗到小麦根围害虫藏匿的地方。用药时期可选在小麦返青期,小麦返青后,该害虫食量增大、为害加重,容易造成缺苗断垄,是进行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莱州地区,三月底气温开始回升,小麦处于返青前期,此后幼虫开始增加取食量,进入为害盛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2)毒土法

    小麦秋播前,用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的控制白眉野草螟发生为害。处理方法为: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kg,或3%辛硫磷颗粒剂3~4kg,加细土30~40kg拌匀,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划锄覆土;或亩用5%毒死蜱颗粒,0.8~2.5kg,撒施。试验调查结果表明,莱州地区2012年受灾严重的小麦田,在秋播时进行毒土处理后,2013年受灾情况较2012年明显减轻。

    (3)种子处理法

    拌种方法为:50%辛硫磷EC20ml,兑水200~300ml,拌麦种10kg。但经研究调查发现,拌种法对白眉野草螟的防效不如毒土法明显。

    (4)农业措施

    小麦及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秸秆、麦糠和杂草等覆盖物,可在麦田施用秸秆腐熟剂,及早去除麦茬,减少地表覆盖物,恶化害虫生存环境。由于该虫有夏滞育习性,老熟幼虫结土茧在地表2-3cm处滞育,因此,可以在收割小麦,换种玉米时实施机耕深翻、耙耱镇压等农田管理措施,使土茧裸露于地表,经调查验证,裸露于地表的土茧无法抵御夏季中午的极端高温,裸露于地表的土茧内滞育幼虫大多都会死亡。